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「儿子北大女儿哈佛,母亲说」除去这10条家规,我从来不管他们学习!

   日期:2025-04-15     来源:www.nzxaiz.com    浏览:797    
文章简介:听过不少爸爸妈妈抱怨过孩子难带: 管得严格,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;下决心实行“放养”,又担忧孩子自控力差,走上歪路。 这中间的平衡分寸,的确非常难把握。

听过不少爸爸妈妈抱怨过孩子难带:


管得严格,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;下决心实行“放养”,又担忧孩子自控力差,走上歪路。


这中间的平衡分寸,的确非常难把握。


有位老教师给米蓝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:带孩子,就像放风筝,在适当的范围内,给予他足够的自由,但该有些原则底线,就是爸爸妈妈攥在手里的细线,确保风筝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翱翔。


之前看过一对从事考古事业的夫妻的事迹,由于工作非常忙,一年到头都在世界各地忙碌,与两个孩子相处时间极少。


但出乎人意料的是,两个孩子在如此“放养”的条件,都成长成了极其出色的人才:儿子考上了北大,女儿被保送哈佛。


不少人来向他们请教婴幼儿教育技巧:为何不花什么时间,就能培养出这样出色的孩子?


母亲回答:


“我从来没管过孩子们的学习,在我看来,这不是什么大事,探索宇宙的神奇,世界的奥妙,才是每个人应该去追求的。”


“每个孩子,其实就像一件精美的瓷器,大家作为匠人,在前期打磨他们时,选好完美的模具,适合的温度,规划很大概的形状,后面就自然水到渠成。”


最后她说,假如要追溯孩子们出色的源头,大概和她拟定的这10条家规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
 01 

虽然生活贫困

但绝不抱怨自己生活的环境


今年高考考试放榜,四川考生孙川登上了微博热搜。


孙川以优秀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,获得县政府5万元奖励。


在收到公告书不久前,孙川还在工地打工,想为家减轻负担,赚点开学的学费和生活费。


孙川的母亲同意采访时,一直表示“对孩子亏欠太多”,她说,中考那年,孩子本来考上了名校重点班,但由于家条件艰苦,他就主动舍弃了名额,在当地中学念书。



他的房间里摆满了书本,桌上还有两摞厚厚的学习材料,每次放假回家,孙川帮爸爸妈妈干完农活之后,就坐在这里好好学习。

「儿子北大女儿哈佛,母亲说」除去这10条家规,我从来不管他们学习!

(孙川的小房间)


房间简陋,但孙川却志向高远。贫困并没成为他自怨自艾的重担,而是愈加勉励着他追求心中的梦想。


即便生活在阴霾之地,也绝不停止仰望星空。贫困,会让弱者愈弱,强者更强。


 02 

越是强者

越需要自我检讨感悟


《红楼梦》里说得好:“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”“登高必跌重”,真的强大的人,永远不会由于我们的收获沾沾自喜,也不会由于失败而一蹶不振。


我有一位朋友,孩子出国留学,非常有出息,她曾说过,从孩子五岁开始,她都会在睡前告诉孩子:想想今天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?明天要如何改正?


十几年过去,天天睡前自省已经成为孩子的本能。在博士毕业典礼上,他说,我最感谢的,就是母亲从小教我培养的好习惯。


海涅说过:“检讨是一面镜子,它能将大家的错误清了解楚地照出来,使大家有改正的机会。”掌握自省,是孩子们迈向成功的第一级阶梯。


 03 

失败也不气馁

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


马云曾参加过三次高考考试,前两次落榜之后,他和表弟去面试员工,表弟中选,他却被拒绝,理由是面貌欠佳。


那段时间,马云做过不少不一样的工作,但他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:继续高考考试,这才是改变自己命的重点。


为了勉励自己认真学习,他每周日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,到浙大图书馆学习。


苦心人天不负,马云不气馁不舍弃的精神,终于成为他奋斗路上的垫脚石。第三次高考考试,马云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,传奇生活自此拉开帷幕。


马云曾说,“承受度”的不同,造就了每一个人的不一样的人生。他说:“可能你的承受度是2000万,他的承受度是3000万,而我是2个亿。”


无人的成功是垂手可得的,那些获得胜利的人,都拥有过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一直,才能从风险中一步步汲取养分,发展出更多的可能。


 04 

通过长途旅游

考验和训练自己


米蓝有个朋友,每年都带孩子至少做一次长途旅游,她说,是磨炼孩子的第一步,意志力的训练,和别人相处的方法,在异地存活的勇气和机智,都能通过长途旅游教给孩子。


有一次,朋友携带孩子到海外玩,晚上回去的时候手机没电了,又找不到酒店,大人正干着急,孩子却气定神闲地说,大家跟着头顶的轻轨轨道走就能了。


「儿子北大女儿哈佛,母亲说」除去这10条家规,我从来不管他们学习!


大人将信将疑,没想到十分钟之后真的回到了酒店。母亲问孩子如何了解的,孩子一脸轻松地说:“我在酒店房间的窗外里看到了轻轨啊,所以跟着那边走就对了。”


假如有条件的话,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游玩,不只能让他们见识大千世界,开阔视线,对孩子们各方面素质的提高,也有着举足轻重有哪些用途呢。


 05 

不亲自教授子女

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状况


看过不少爸爸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,被气到住院甚至跳河的新闻。但米蓝觉得,“面对面”地辅导孩子做作业,未必对孩子的学习起到正面用途,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讲,假如长期在父母的指导干预下写作业,不只孩子会增加对做作业的反感,也不利于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。


与其面对面地教,不如后退一步,让孩子自己做作业,承担后果,父母“隐居幕后",对孩子的学习状况适合做一些建议和提点,如此反而有益于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主动性。


 06 

培养爱表达、爱探索的习惯


孩子爱问问题,绝对不是坏事。这是孩子探索世界、钻研疑难的第一步。


孩子爱说话,爱表达,是很难得的品质,说明他们想去和身边的人推荐交流我们的怎么看和看法,脑筋也更灵活、敏捷。


「儿子北大女儿哈佛,母亲说」除去这10条家规,我从来不管他们学习!


前两天刚看到一个新闻,采访一对高考考试状元的爸爸妈妈。


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,母亲说她在家炒菜的时候,孩子跑来问她问题,她也会先关了煤气,再认真地对着孩子说话,而不是让他一边儿去,或者边炒菜边敷衍孩子。


不少爸爸妈妈抱怨孩子长到青春期之后,就不再想和他们交流了。


其实,问题的根源总是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,父母忽略了孩子交流的需要,伴随孩子渐渐成长,他们的表达之门也就渐渐关闭了。


 07 

让子女自觉培养自立意识


假如孩子在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的环境下长大,注定非常难有出息。


千万不要把“只须认真学习就好了,其他的交给大家”挂在嘴边。要了解将来的社会拼的不止是学习成绩,内心自立、意志坚韧,才是孩子立足于世,安稳度过生活的基础。


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,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,终有一天,他们会脱离大家的庇护,走源于己的天地。大家要确保的,就是可以放心地把他交给未来的岁月。


 08 

通过阅读

弥补在学校没办法学到的常识


尹建莉老师说过:从小的阅读差别,就是孩子以后的“输赢”差别。


小时候不看重阅读的孩子,即便婴幼儿园、小学时期表现优秀,但由于没储备足够的阅读资源,越到后面,就会越平庸。


「儿子北大女儿哈佛,母亲说」除去这10条家规,我从来不管他们学习!


父母以身作则,在家树立起充满书香的环境,孩子自然而然也能在书本中找到乐趣。不要过分干预孩子的爱好,“想让孩子同意什么,就去魅惑他,想要他排斥什么,就去强迫他”。


从小在阅读中浸润熏染的孩子,长大了总是都不会差。


 09 

有效管理时间


有不少爸爸妈妈跟米蓝抱怨过,孩子做事磨蹭、不专注,上了小学之后愈加明显。


其实,孩子们这个年龄段,表现出分心拖拉是非常正常的。


大家可以做的,就是帮助孩子打造管理时间的意识,不要去责骂,如此反而愈加激起起孩子的逆反心理。借用一些定时专注软件与小游戏,让孩子按部就班尝到高效管理时间的后果,后面孩子自己就能分配容易做事的步伐,自然不会再让爸爸妈妈操心了。


 10  

为达到目的

倾注所有精力,不断进取


米蓝家亲戚有个孩子,小时候活泼机灵,手指修长,每人见了都夸是弹钢琴的好材料。


孩子听得多了,就主动跟母亲说,那我想弹钢琴,母亲非常高兴,专门找了当地最好的钢琴老师。


学了半年,孩子感觉“没意思”,怎么说也不想学下去。


「儿子北大女儿哈佛,母亲说」除去这10条家规,我从来不管他们学习!


老师也跟父母说,孩子是个好苗子,栽培下去会有收获。无奈孩子死活不想再学,感觉“太累”“耽误学习”,几番争执之后,家人只好妥协。


过了两三年,孩子看到学校里别的孩子会弹琴有专长,心又痒了,又缠着家人说想再把钢琴捡起来,结果不言而喻,丢了这么长期,再学起来,谈何容易,最后也是不了了之。


目前这个孩子已经念大学了,每次看到电视里弹钢琴的画面,都会埋怨爸爸妈妈:“为何当初不逼我?”“我小时候不懂事,难道你们大人也不懂事吗?”


这个故事让人唏嘘,也折射出无数父母面临的困境:是鼓励孩子“自主选择”,还是强迫他们坚持到底。


记得以前跟一位导师聊天,他说在面试学生的时候,假如学生有提到训练多年乐器,会留下很好的印象,由于能坚持训练一样事物很久,代表这个人的自控自律能力、应付困难的意志和决心都非常强,特别加分。


孩子们常见年龄小,他们还没办法理解,事情的进步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,勤勤恳恳、磨练毅力是生活的必学课,这一课,需要要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和不懈引导,才能让他们了解。


假如孩子遇见挫折、灰心丧气,父母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,让他们躲到舒适区,就永远没办法磨炼出坚持、勇气和毅力。


*来源介绍:米蓝母亲说婴幼儿教育(ID:haomama23),作者彬彬,我是米蓝,教育学硕士,二胎全职母亲,专注3-12岁孩子的性格特点塑造和习惯培养。天天5分钟,米蓝和你一块养出高情商,好习惯的孩子!图片源自摄图网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